News Center

近期动态

恭喜中国医生破13亿

2021-08-16

《中国医生》——感谢你为我们拼过命
未来已来,过去仍然鲜活

​​最终还是去看了这部电影。
之前我是这样说的:既想看,又怕看

作为普通人想看,想看那些动人故事的倾心演绎,想看那些振奋力量的银幕张力,想看那些让我们成为我们的故事和使命。而作为抗疫亲历者,又怕看。怕重温的那些凄风苦雨和惊心动魄让泪绷不住,让觉得早已沉淀的回忆泛滥,让早已牢固的心防被轰然撞碎。怀着复杂的情绪,我九号买好了电影票,扎进了那些回忆里。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下来,很多人泣不成声——可能是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吧,靠吐槽电影细节和辨认口罩遮掩下的那些明星,我绷着没哭,也没想象中沉重,仿佛心里被熨烫了一遍;眼前的银幕和那个冬天的回忆不断重合聚散,最后归于释然。

一句话说说对这部电影的感受:真诚、饱满、感性、温暖,细节力求真实,人物尽可能做到了立体;限于题材,故事不可避免地主旋律化,其实在这段中国人共同经历的苦难面前,这段演绎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“报告文学”,是对世界对国人的“交代”和专题片式的情景再现。总的来说,成片对得起《中国医生》的标题。

其实更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这部电影时的一些感受与思考。毕竟这次武汉疫情真真正正改变了我的命运,给我这个年轻医生打下了永久的心灵烙印——在疫情中,我见到了什么是极度的恐怖,什么是希望的可贵,什么是八方而来的支援,什么是血肉铸就的长城

一、“凶神恶煞”张院长

张涵予的角色是金银潭医院院长,原型就是张定宇院长。

和《在一起》里张嘉益演的张定宇不同,这部电影里的张院长“很凶”:一口武汉话(虽然明显四川口音,和袁泉比确实不太标准...),张嘴“TMD”,眼神凌厉甚至“凶神恶煞”,加上张涵予本身粗粝的胡渣、锋利的面部轮廓,和剧情里设置的冲突,这个角色给人的感觉没有原型脸圆圆的、眼中带笑那种文雅随和、和蔼可亲的感觉,反而有点“霸道”劲儿,甚至——按一些看完电影的同事评价:“有点暴躁。”

但我觉得,这才是那个情景下,真实的张院长

巨大压力下的医生,基本没个好脾气。睁开眼就看着无数同事下属的出生入死,肩上扛着一院人的安危重担,举目望去都是病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嘶吼,管着几百上千号人的吃喝拉撒和后勤保障,一个决定就是生与死的差别——哪有时间,也哪有心思温文尔雅。

我在疫情一线(在协和西院,非金银潭医院),看到了太多病区主任(临时分管一个病区,一般是党员先上)眼中布满血丝、形容枯槁,向对讲机吼着的声音嘶哑——他们往往“脾气暴躁”像吃了炮仗一样一点就着,说话不客气好像砸下去一颗钉子...但他们也是最事无巨细最挂记病人,在隔离病房待最久的人。

更何况是疫情最中心的医院院长啊。

身处最危急前线,担着太多人生死重担的张院长,儒雅不起来,随和不起来,他的“坏脾气”和动不动因为治疗方案和同事拍板的“凶狠”,更多是极度的责任心和对自己判断的自信。

从这个角度上说,张涵予演绎的角色,是有神的——那双镇静而坚毅眼睛,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让我觉得和原型颇为神似。(提一句,我有幸和张定宇院长有“香火情”:张院长是麻醉医生,曾在我科麻醉泰斗姚尚龙教授处攻读博士学位;疫情后张院长曾来我院讲座,其沉着睥睨的风采令我折服。)


 

二、千千万万个“我们”

电影里有几个人物很出彩,易烊千玺饰演的杨小羊医生就是其中之一:初时紧张、稚嫩、略有忙乱、有青年人的朝气和小医生的局促;影片过半经历打击跌入谷底,一度精气神都涣散了,又逐渐坚毅、沉着,被快速淬炼成顶得住压力Hold得住场面的白衣战士。

由于情节需要,后续剧情中杨医生不幸被感染甚至需要换肺,这和现实情况还是有差别的:除了第一波不幸感染的医护人员外,整个武汉抗疫期间,在新冠定点医院奋战的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严密,支援湖北的医疗队4.2万人,无一人感染,院内感染率为零。

一个青年医生,被困难锤了,被同事骂了,都不要紧。

要紧的是,站起来,冲上去,在抗疫的血与火间成长起来。

所以杨小羊这个角色,我觉得在某一个维度上,代表了“我们”——正在成长的青年医生,临床未来的中流砥柱,在疫情中快速成熟的青年们。

组成抗疫血肉长城的,正是千千万万个“我们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品牌推广、活动策划、明星经纪、会展会务
企业形象、党建文化、美丽乡村、高端婚礼
(此文章、图片来源于网络)

联系我们

地址:嘉兴市富润路300号文化产业园3号园201室

电话:0573-82080369

手机:19883191119 19905838899

微博:嘉兴亿锋文化微博

在线咨询
  • 19883191119
  • 19905838899
  • 活动管家

  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